厦门北极星救援队

北极星救援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楚天

驴友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遇雪崩2死 3人重伤被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3 07: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社西藏米林5月12日电(记者 王军) 12日距离雅鲁藏布大峡谷雪崩事故发生已有14天,前方传来好消息称3名被困人员已被第一、二批救援队员找到,暂时没有生命危险。

  目前,救援队正在护送被困人员沿着“西兴拉山口—扎曲—排龙”这条节省时间的线路返回,预计18日能够返回到排龙。为方便指挥救援,大峡谷雪崩事件救援指挥部将于13日晨从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派镇迁至排龙。

  据返回报信的第一批救援队员巴登介绍,他们花了3天半的时间,于7日下午4时到达事发地点,3名被困人员伤势较为严重,医务人员为他们进行了紧急处理,受伤较重的游客魏峰暂无生命危险,只是十分消瘦。

  巴登说,考虑到从事发地点西兴拉山口返回派镇的道路地势险峻,悬崖、陡坡较多,背着伤员返回不仅很困难而且还有很大危险。为保证人员及时、安全返回,有经验的当地向导西绕等人勘察了另外一条翻越西兴拉山口的线路,他们决定护送3名被困人员从“西兴拉山口—扎曲—排龙”这条线路返回。

  据救援指挥部介绍,预计救援队员14日左右到达米林县扎曲村,如果顺利的话,18日救援人员和被困人员就能够回到排龙。

发表于 2012-5-14 10: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商报记者邢军

人终于找到了。5月12日下午,“4·29”雪崩事件救援前线传来消息,雅鲁藏布大峡谷雪崩事件中,被困的魏峰等三人已经找到,无生命危险,在救援队人员的护送下,开始往峡谷外转移,今天能到达排龙乡扎曲村。如果顺利的话,18日救援人员和被困人员就能够回到排龙。

“被困半个月坚强求生,他们创造了生命奇迹!感谢救援队的勇士们!”网友说。

消息

被困的三人找到了

没生命危险

12日,距离雅鲁藏布大峡谷雪崩事故发生已有14天,河南驴友魏峰等三人让牵挂他们的人寝食难安。

就在人们为前后方联系中断、被困人员生死未卜而焦虑时,当日傍晚6时许,好消息传来,魏峰三人找到了。

出来送信的人叫巴旦,是当地一名藏民,也是跟随著名向导西绕进峡谷搜救的第一批七名勇士之一。

他说,5月4日进峡谷,为了能早日找到被困人员,他们拼了命地往前赶,一路不敢休息,渴了、饿了随便吃点喝点。凭着西绕的经验和体力优势,常人需走8~10天的路程,他们赶了三天两夜,终于在7日下午4时到达事发地点。

此时,魏峰和两位背夫已在山中被困了8天。绝境之中,看见山外来人,三个人顿时热泪盈眶。

救援队发现,驴友孙会涛出山求助前给他们留的食物,已经所剩不多。三人都很虚弱,但尚无生命危险。伤情最重的魏峰,十分消瘦。医务人员为他们做了紧急处理。

坚强

以前学的自救知识帮大忙

在被困的8天中,雨雪交加,音讯全无,陷入绝境的魏峰三人,是怎么挺过来的呢?

据巴旦说,三人被困期间,互相鼓励,相信救援人员一定会到来,并做了最坏的打算,将食物尽量细分,延长等待的时间。同时,伤势较轻的一名背夫,一直在照顾着其他两个人。

河南户外救援总队队长“岁月无声”说,魏峰在出发前学的自救知识起了关键作用,前期的伤口处理、药物使用,为后来的救援争取了宝贵时间。而且,他所带的物品都很齐备,药物、纱布、绷带等基本都备齐了。

“最重要的是三个人的求生意志。在那种接近人体承受极限的绝境中,能够一直乐观地等待救援人员。”“岁月无声”说。

救援

原路返回太危险,临时改走新线路

为积攒体力,救援队员在此处休整了两天,正好第二梯队也赶来了。

两队会合,商量救人事宜。如果沿着来路返回米林县派镇,路线太长,地势险峻,悬崖、陡坡较多,运送伤员难度太大,而且危险重重。

为保证人员及时、安全返回,著名向导西绕等人勘察了另外一条翻越西兴拉山口的线路,他们决定护送三名被困人员,从“西兴拉山口—扎曲—排龙”这条线路返回。同时派巴旦下山,将消息传递出去,以免外部人员担心。

这个年轻小伙不辱使命,一个人连赶了三天三夜,终于在12日18时到达加拉村,用村长家的卫星电话,向救援指挥部报告了“三名伤者都活着”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

出峡谷线路改变,救援指挥部也随即从米林县派镇,搬迁到排龙乡扎曲村,并调整前期制定的救援方案。

进展

过了河,今天就能到扎曲村

昨日下午5时,魏峰突然给“岁月无声”打来了电话。双方刚说了两句,都哭了起来。

昨夜10时,平稳情绪后的魏峰又打来了电话。这次两人聊了十几分钟。魏峰很急切,想立即过来这边,见到老朋友。“岁月无声”则嘱咐他不要急,想吃什么就和救援人员说,别不好意思。

“岁月无声”说,通电话时,魏峰等人已经到达扎曲村对面的山坡,与扎曲村只隔着一条很宽的河,河上有溜索,沟通两岸。

但是,救援人员护送伤者出来,一路上急行军,耗费了大量的体力,所以决定在对岸休整一下,今天再渡河。

对于网友关心的魏峰腿伤问题,“岁月无声”说,进去的第二救援梯队中有一个志愿者是医生,当时已对伤口进行了处理,并将断骨接上,做了包扎。从通话得知,魏峰的这条腿能保得住。

河上的溜索一次只能过一个人,对正常人来说,溜索很便利,但对伤者来说,怎么通过则需要费一番心思。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今天,伤者和救援人员就能到达扎曲村。虽然这里仍不通车,但毕竟是有人区,接下来的救援将会逐步加快。

家属

信任当地的救援,等消息再做打算

对魏峰的母亲来说,这个母亲节最好的礼物,就是儿子魏峰找到了。

在魏峰被困的这段时间,网友“驰骋”一直在魏家劝慰两位年事已高的老人,并协调前后方的对接工作。

他说,听闻魏峰被救的消息后,魏家人悬着的心只放下了一半。只要魏峰还没有出峡谷,父母的担心就不会少。

魏家人充分相信当地政府的救援态度和救援能力,为不给当地添麻烦,目前还没有前往救援地的计划,等一切都明了了,再商量派人去处理善后工作。

“岁月无声”说,至于伤者的救治,应该是以林芝地区的医院为主,除非是情况严重,才会转移。这一切,都听从救援指挥部的安排。魏峰被找到,魏家人非常感谢救援人员和关心此事的人。

网友

伤者创造了奇迹,感谢救援队的勇士们

魏峰等人遇险被困,一直牵动着众网友的心。很多人每天刷微博,就为寻找他们获救的消息。

网友“寄生的猫”:我虽不是驴友,但我相信生命的奇迹,所以我一直关注着。活着的消息真真让我激动得泪流满面。奇迹的创造除了他们的毅力,更是由第一批救援队三天的急行军所创造!如果说两人出来报信走了五天是生存所逼,那么救援队三天赶到,凭的是朴实的大爱啊!强烈呼吁给予见义勇为勋章!

网友“漂泊在外”:建议河南将米林县列入援建单位,以表示河南人民的感激之情。

网友“壹基金救援联盟”:从扎曲出山能节省不少时间,但要横切西兴拉山,也比较危险。希望这几天天气好,救援人员能顺利平安运送伤员出山。

争论

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是否浪费公共资源

驴友遇险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

去年4月5日,北京警方两次出动警用直升机,营救被困山中的迷路驴友,成功救出了56人。今年1月27日,福建一游客在攀登四姑娘山时跌下了山崖,景区派出6批共计45人参与搜救……

每次事故发生,都会在网上引发“救援是否浪费公共资源”的争论。

网友说,探险应量力而为,不能把探险变成冒险,开心变成伤心。

还有网友说,一个人的遇险,动用的是一群人救援。个人的冒险行为,浪费的是社会公共资源。

但在网友“蜜糖糕”看来,“浪费”的观点不可取。探险虽属于个人行为,但他们同样是纳税人,完全可以享受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再说,没人会故意出险,即使准备得再充分,也难免出现意外。

不过,更多网友在思考,如何防止悲剧再次发生。有律师表示,政府应对户外探险设定准入门槛,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建立一个驴友出行的备案和登记制度,比如进山要和当地相关部门沟通和备案等,以此提高户外运动的安全系数。

回顾

探险遭遇雪崩,河南驴友遇险

4月19日上午,郑州驴友魏峰和洛阳驴友孙会涛,从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派镇加拉村出发,进入雅鲁藏布大峡谷核心区,与二人同行的还有来自当地的五名向导兼背工。

4月29日15时许,七人在西兴拉山遭遇雪崩,两名背工当场遇难,除孙会涛和一名背工无大碍外,包括魏峰在内的3人均有较重伤势。孙会涛在安置好伤者后和一名背工返回求救。

5月4日下午,孙会涛回到派镇并通过电话向有关部门报案求救。米林县立即启动紧急救援应急预案,安排救援人员分三批实施救援。

此次雪崩地点处于雅鲁藏布大峡谷深处,前往事发地点需翻越多座雪山,由于没有道路,山高且陡峭,只能依靠人员徒步前往,实施救援,且大峡谷深处经常出现大雪、暴风等极端天气,救援难度十分大。
发表于 2012-5-16 08: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网西藏林芝5月15日电 在雅鲁藏布大峡谷雪崩事故紧急救援工作开展第十二天后,记者15日12时许从前方传来最新消息,救援队正在护送3名被困者返回位于林芝县排龙的救援指挥部途中,伤者将被送往医院紧急救治。据悉,记者与救援队于昨晚7时左右在林芝县更章乡接到了3名被困者。其中,游客魏峰的脚部伤情已得到控制,但感染比较严重。医生说其急需接受手术治疗,才可能保住脚部。

 楼主| 发表于 2012-5-16 14: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核心提示

  历经12天艰苦救援,被困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中长达17天的1名郑州驴友、2名米林县当地村民昨日下午被成功营救出山,他们的状态都比此前外界猜测的要好。

  作为全国最先赶赴事发地的纸媒,大河报记者深入西藏米林县、林芝县多地深山探访,见证了此次成功救援。

  接应

  翻山越岭艰难跋涉20多公里

  5月14日上午8时,在得知3名被困人员已经开始向林芝县更章乡扎曲村方向下撤后,此次雪崩事故救援指挥部决定经老排龙村进山接应,本报记者获准随行采访。

  在老排龙村住宿一晚后,15日早上7时30分,记者与指挥部一行16人从老排龙出发,沿排龙藏布大峡谷向扎曲村徒步行进。

  离开老排龙村将近一小时后,山路开始变得越来越险,每走半小时就会遇到一个滑坡带,手机信号也没有了。走了4个多小时山路,众人抵达一个名叫“三河桥”的地方。在此处山民家吃过干粮后,大家又继续前行。当天下午5时25分,在走了20多公里后,大家抵达更章乡玉门村附近的一处山间开阔地。在这里,大家开始扎营,准备为下撤的救援人员和伤员生火做饭。

  山间小雨逐渐变大,跟随指挥部担当背工的当地村民搭起了一个长约十几米的雨棚,并用油松引燃了一堆湿木头。

  下午6时20分,雨棚还没完全完工,本报记者突然发现,雨棚以南出现了几名救援队员。很快,四五名由当地村民组成的救援队员抬着一名伤员走了过来。记者跑过去一看,担架上的伤员正是魏峰。当时是下午6时28分。

  感言

  “没给河南人争光,给大家添麻烦了”

  第一眼看上去,穿着蓝色冲锋衣的魏峰显得有些疲惫、消瘦,头发、衣服也有点脏,但目光有神,精神状态还算不错。

  魏峰被救援队员直接抬进雨棚,浑身湿漉漉的他说有点冷。在本报记者帮助下,魏峰穿上了羽绒服。

  接过记者递上的一大杯热水,魏峰连喝了几口。记者帮魏峰垫高了靠垫,调整了坐姿,并抬高了受伤的左腿。

  表情难受的魏峰说想吸烟,记者为他点上一根。他说,在被困的日子里,夜里常常睡不着,都是靠吸烟熬过去的。

  就在魏峰被接进雨棚后大约15分钟,此次雪崩事故的另一名伤员也被用竹竿制成的简易担架抬了过来,挨着魏峰放在地上。

  至当晚8时,经米林县副县长、救援总指挥杨波清点,此次雪崩事故的先遣队及第一批救援人员已经全部下山,无人受伤。

  开饭后,记者为魏峰端来了汤和饼子,但他并没有吃太多。

  本报记者自我介绍后,魏峰说他已经听说了大河报实地采访一事。问他此刻有啥想说的话,他顿了顿说:“(我)没给河南人争光,给大家添麻烦了。”话音未落,两行眼泪就滑落了下来。

  晚上睡觉前,记者与当地村民西饶一起扎好了帐篷和防雨顶帐,然后把魏峰抬进去,并帮他拉好睡袋。

  目击

  现场治疗中老向导紧握着魏峰的手

  在雪崩事故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米林县副县长杨波的安排下,魏峰先接受了米林县人民医院院长旺堆及另一名外科医生的现场治疗。

  随着一条条纱布的解开,魏峰疼得大叫。根据魏峰的意思,记者叫来了正忙着吃干粮的老向导西饶。西饶赶过来,坐在魏峰身边,紧紧握着魏峰的双手。魏峰像小孩子一样靠在西饶怀里。

  拆开纱布,记者看到,魏峰的左脚踝面部两根拇指粗的骨骼外露,肌肉缺失。旺堆清创时,魏峰伤口处食指大小的一段骨骼可以用镊子夹起,另一根骨骼也有明显的创伤。

  在清创的过程中,魏峰痛得哇哇大叫。旁边的西饶不忍再看魏峰的伤口,扭过头去,目光中满是怜悯。

  对魏峰的脚踝骨骼重新放置并固定、包扎后,作为第一批救援队成员的旺堆说,经检查,魏峰的脚踝骨为开放性骨折,并伴有脱臼,神经系统基本良好,尽快手术后,左脚有望恢复健康。

 ≥旺堆讲,被抬下雪山的另一名伤者右大腿骨折,需要眷进行手术治疗,但也没有生命危险。第3名被困人员达瓦次仁只是额头擦伤,已经基本痊愈。

  求生

  用雪化成的水与糌粑和着吃

  与魏峰一起被困的达瓦次仁是米林县派镇加拉村村长,事发后,伤势较轻的他一直在现场照顾两名伤者。

  达瓦次仁说,他们被困的位置在西兴拉山山谷间一处三四平方米的小平地,仅仅能扎两顶小帐篷。

  “当时我也很疼,但我还是说‘你们先走,我留下来’。”达瓦次仁说,事发地没有水,自带的水喝完后,他就用塑料袋装上雪山上的积雪,用雪化成的水与糌粑和着吃。这种食物就是他们被困期间的主要维生物品。

  达瓦次仁说,在被困期间,他们身边的小雪崩、滚石不断,这对他们来说,是最危险的。幸运的是,这些雪崩和滚石都没有伤害到他们。

  “刚开始我们都觉得,这次可能无法生还了。后来大家想着,也许会有直升机来救我们。一见到救援队过来,我们三个人都大哭了起来。”达瓦次仁说。

  见到充当救援先遣队向导的西饶后,魏峰主动招手问好。此次救援中,在翻越西兴拉山时,西饶负责带路,从无人翻越的雪山中趟出了一条生命通道。

  西饶说,翻越西兴拉雪山的过程异常艰险,他们下行一小段距离后又横切过去,最终从另一处雪道翻越了这座雪山。在翻越过程中,很多地方的坡度都达到了六七十度,这给转移伤员带来了极大麻烦。转移过程中,六七人负责一名伤员,用绳子又抬又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动态

  昨晚,魏峰接受手术治疗

  昨日下午6时许,魏峰等3名伤员被送到西藏林芝地区解放军115医院救治。

  在这里,医生对魏峰的伤口进行了清创、包扎。护士为魏峰量了血压,“高压118,血压正常”。

  魏峰的伤口疼得厉害,即便是轻微地挪动身体,也会引来彻骨的疼痛。“不动也疼得很!”魏峰说。

  看着魏峰那痛苦的表情,本打算采访的记者,放弃了早就准备好的多个问题,临时客串起了“家属”和“护工”。

  “来,你帮忙把他的衣服脱了。”也许是把站在一边的记者当成了魏峰的家属,一名护士招呼道。

  由于在山上被困时间过长,魏峰的衣服和身上散发出一股股异味。记者帮他脱完衣服后,河南户外救援总队的“岁月无声”、“驰骋”也赶到医院帮忙,他们和记者一起推着魏峰拍片、做彩超、做心电图等。

  “没有内伤。”做过各种检查后,一名医生告诉记者,“今晚就要进行手术。”

  昨晚7时许,魏峰被推进ICU病房等候手术。

  随后,林芝地区行署副专员达瓦带着花篮和营养品来到病房探望魏峰。“我们地委、行署领导高度重视这个事,先后组织了各方面100多名同志参与营救、救治,希望你能坚持下去,早日康复。”达瓦说。

  昨晚10时记者发稿前获知,魏峰左脚的手术已经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后续有关情况本报会继续关注。

  艰难

  救援队员穿坏了两双军用胶鞋

  作为先遣队的西藏米林县派镇干部扎西多吉说,在出发前,为了提高行进速度,他们都是轻装上阵,只用了3天就赶到了事发现场。途中,他们几乎没睡觉,吃的都是随身携带的干粮,“心里想的,就是赶快赶到现场救人”。

  在临时营地,记者见到的救援队员很多都是衣衫褴褛。在山中经受多日雨淋后,不少队员的衣服都已是霉味扑鼻。

  其中一名救援队员是来自林芝地区消防支队直属特勤二中队的平措饶旦,他的袜子前露脚趾,后露脚跟,帆布鞋已被泥水泡得看不出颜色。与平措饶旦同批进山的林芝地区消防支队司令部参谋李兴斌则说,他穿烂了两双军用胶鞋。

  “这次救人出来,我们翻过的大小山头,估计有20多个。”李兴斌说。

  雪崩事故救援指挥部成员、米林县消防大队教导员王洪敏认为,虽然环境比较复杂,条件比较艰苦,但此次救援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是因为团结。

  “不放弃,不抛弃,这次救援真的充分体现了团结协作精神,特别是参与救援的众多村民,他们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杨波说。

来源:大河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厦门市北极星救援队 ( 闽ICP备09039679号 )

GMT+8, 2024-11-22 07:00 , Processed in 1.203951 second(s), 5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